據教育部網站了解,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,進一步規(guī)范高校憲法學教學,幫助廣大任課教師把準吃透憲法學教學重點、講好用好馬工程重點教材《憲法學》,近日,教育部辦公廳印發(fā)了《普通高等學校憲法學教學重點指南》。
《指南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,從憲法文本出發(fā),以憲法確立的國家指導思想為憲法學教學的根本遵循,以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,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,就憲法學教學的基本原則、教學要求、教學重點作出系統闡述,并就組織實施作出工作安排。
《指南》后附《普通高等學校憲法學教學知識體系》,重點梳理了34個重要條目,對憲法學涉及的重要知識點進行了分析闡述,對任課教師精準講授憲法學各知識點給予指導和示范。
《指南》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(yè)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,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、全國人大監(jiān)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顯明牽頭,法學類專業(yè)教指委相關成員和資深專家共同研制。
法研堂以“互聯網+法治宣傳教育”為核心,以“依法教人,立德樹人”為理念,為相關行業(yè)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打通線上線下通道。法研堂是教育部十三五重點課題《健康中國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積極影響的創(chuàng)新實踐研究》課題承擔單位,是教育部“十三五“重點課題組全國德法教育示范校實施單位。與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共同建立產學研合作創(chuàng)新實踐基地,專業(yè)能力進一步提升。專業(yè)研發(fā)、推廣、籌建“法治教室”一體化解決方案,提供德法教育資源庫、模擬法庭、沉浸式法制教育VR體驗、學生心理測評預警系統等,滿足學校、家庭、社會關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、校園道德與法治教學需求。建設以服務青少年素質教育為宗旨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,多元化賦能,快速建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國防教育基地、安全教育基地等。從專業(yè)規(guī)劃設計到施工籌建和運營支持全流程服務。
以“互聯網+道法教育″的新型課堂教育教學模式為目標,開發(fā)“1+N”道法教育互動教學平臺和名師直播課堂,實現優(yōu)質教學資源均衡化、信息化,全面促進教育改革與發(fā)展,提升教學質量,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。實現更加開放、更加平等、更加可持續(xù)的教育,讓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惠及每一名學子。
借助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技術,以豸惠心理大數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為核心載體,可提供心理健康篩查、心理健康測試報告、大數據圖譜、危機預警復檢、心理咨詢預約、心理資源空間等功能服務,將教育行業(yè)線上心理工作和線下心理服務打通,引入多方資源補充,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務閉環(huán)。大數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由學校端、學生端、教師端、家長端、咨詢師端及教育局端組成,為各級心理工作者、教育機構和各級院校提供一個資源整合、管理提效、理論輔助和數據驅動的全功能平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