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在微博上刷到這樣一條新聞:《云南36歲禁毒民警犧牲,其父26年前倒在毒販手雷下》,著實令人心情沉重。據有關部門統計,禁毒民警是公安隊伍中負傷和犧牲最多的警種之一,“負重前行”四個字也從來不是什么網絡雞湯,而是他們身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
說到毒品,相信每個正常人都會在心中產生一個疑問:毒品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?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接近。據中華網新聞報道,我國現有吸毒人員214.8萬,但國際公認實際吸毒人員是公布數量的5倍,也就是說我國實際吸毒人員可能已超過1000萬,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%。不管從吸毒人員數量還是毒品對社會的危害上,我國的毒品問題都不容樂觀。
更令人擔心的是青少年吸毒人數持續(xù)上升,早在2014年,就有媒體報道海南省發(fā)現的年齡最小的吸毒者還不到10歲,在中國的吸毒群體中,青少年占了近80%,多數青少年首次接觸毒品時都表示并不清楚毒品的危害,或出于獵奇心理,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國禁毒教育的不足,全民禁毒還要從加強禁毒教育開始做起。
但禁毒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,需要使用科技手段進行賦能,如:使用法研堂AR設備模擬用戶吸毒后的樣子,直面吸毒后的恐怖面貌;或使用法研堂VR設備,認識和感受毒品危害??傊?,禁毒教育永遠不過時,永遠不能松懈,要從小培養(yǎng)學生認識一個道理:你花在毒品上的每一分錢,都是打在禁毒民警身上的子彈。拒絕毒品,從我們每個月做起。
注:素材來源:人民日報官方微博。